|   我在學校一直努力保持前三名是一名「班排倒數前三名」系排200名左右的鑽石級頂尖學渣
 感謝麒麟老師與師母的用心,
 衝刺班結交的讀書會解題好夥伴,
 貼心細膩的君君導師。
 
 前言:成功的方式百百種,但失敗的方式都差不多!
 如果程度很差還考過國考會有兩種可能
 1.上輩子積福深厚,功德無量可以把功德領出來用。
 2.走狗屎運考過,以後會遭天譴的,會工作不順就是疲於奔命XDD。
 
 無論補習還是自宅修練,
 請以「年」做為準備考試的跨度,而非「半年」。
 建議大家要誠實面對自己的程度!
 把近五年挑四份考卷寫,躲在被窩裡頭哭完......
 把藥理藥化、藥分、生藥近10年拿出來寫一遍。
 無論對錯逐題檢討,
 寫對的題目下一次就很有可能因為不熟悉或奇怪的國文敘述而出錯。
 透過瞭解自己,
 把自己效率最好的時間挑出來讀還不熟悉的軟科,或是加強硬科。
 國考是出題老師(大豬)要殲滅考生(小豬)的武器,
 考古題都要花時間去啃食琢磨,
 只要琢磨的夠深就會有精準的直覺,
 說什麼樣的題目不會出現了,
 這時才正慢慢要轉變成考試高手。
 藥理:
 分類架構的熟練度不到6成,
 別浪費錢去報名國考!(麒麟老師一直強調分類很重要)
 化學分類與藥理分類都要搞清楚,
 熟悉選擇題模式的漏洞,
 考試時自然不會考太低,
 能把章節與生理現象一起考慮活用自然能考高分。
 標靶藥物:血管內皮、內皮、免疫標靶的抗癌藥越考越多,
 一劑15萬還買一送一,買二送一的商機,我們不可以不會。
  藥化:在這越考越難的時代,放棄藥化就完蛋!
 出題老師都知道學生放棄藥化,
 只要考古題解的夠仔細就會覺得老師出得都很考古而且還很隨便。
 我自己用麒麟藥化,讀過一遍(忘記),
 然後把近十年考古出現過的內容在麒麟課本上畫線,
 麒麟藥化大概有將近一半都是近年常考重點,
 不配考題看滿可惜的,
 寫藥化就像國文英文一樣是有語感的。
 老師會先從藥化開始教起,
 從母核等基礎結構的規律與藥物命名規則講起,
 有機不錯的同學聽起來應該會很舒服,
 一開始就聽不太懂的同學也不必太氣餒,
 只要連續看幾天就能夠內化成自己的藥學財富。
 我這次靠藥化有拉到分
  藥分:讀麒麟藥分古典挑常考的看,其他放棄。
 再搭配衝刺班訓練考試與老師做的整合,
 經過幾次練習,
 考試交卷前就知道自己是幾分了。
 麒麟老師的講義乍看之下很生硬,
 其實全都是重點,只要看過三次,
 就可以拿黑色蠟筆把多餘的內容塗掉,
 只留下屬於自己的精華,
 考前複習根本不需要再看其他補習班的書。
   生藥:這次沒特別準備,
 直接拚了20年分章考古,
 中藥學的部分有些特別常考,
 國考很考古,
 考試用書都用了20年才多了一本,
 出題老師很棒,
 只是偶而也會出一些新題目來殺小豬。
 藥劑:我沒有特別準備,
 只有看麒麟講義前面幾頁的緒論,
 藥劑學的骨架讀通就行。
 老師會把概念用很靈活的生活例子呈現給大家幫助吸收,
 湊巧藥劑正是實驗科學!
 考試時藥劑的題目要特別小心,
 很多都是相同概念不同名詞的轉換,簡單來說就是考國文
 
 生物藥劑:勤做考古題(會發現內容少的讓人心裡發寒)
   考上的前兆: 1.考前倒數兩個月時,能夠順利的在不同年份考古題上面找到近年份考古題的連結。
 2.能很清楚的知道考古題帶給自身的極限,會把書拿出來讀讓邏輯連貫,
 把自己最弱卻又考很多的地方看熟。
 3.考前兩週情意外的平靜,整個人都很佛系,
 每天唸書八小時外還有時間可以運動、打電動、看韓劇......
 且內心不會有一絲絲罪惡感。
 4.背科連題目都不用看,看到選項就能選答案時,
 代表對考試內容與選擇題模式足夠熟悉。
 對於補習面授班/網路課程的見解:如果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、
 還要考量上課的體力,
 喜歡自己掌握時間的同學,
 我十分推薦麒麟藥師的線上課程,
 凡不懂的必定可以逐次擊破,
 也不會漏抄漏聽重要的內容。
 周圍環境對於記憶認知本身就是一種很強烈的情感連結,平時喜愛與老師互動的同學可以考慮面授課,
 老師相當風趣,很多例子對於考試的記憶都是有幫助的,
 比如殺小豬的親切叮嚀;
 問問題老師也都很樂意幫大家解答,
 勇敢發問就是對得起自己的報名費。
 簡單來說各有優勢,
 就怕自己無法善用資源。
 衝刺題庫班:20分鐘寫90~110題的考卷,
 一開始寫會很辛苦,哪怕國考題練習過很多遍的人也很苦。
 正所謂「一日四張卷,不死也殘廢」
 但經過老師的歸納整理大法,
 即使考試時發覺不是答案,也可以因此找出正確答案,
 我是一個越接近考試越手足無措的人,
 但跟著老師開出來的進度把書啃過,
 衝刺班努力向上,逼自己20~25分鐘寫完,
 花幾分鐘休息補元氣。
 即使像我回家「偷懶不寫練習卷,勤抱佛腳只畫線」,
 也能累積出敏銳的解題力。
 多與同學老師討論,互相切磋解題,會發現自己的成長比啃書本更快速。
 
 【成績】 藥理學與藥物化學:61.25 藥物分析與生藥學(含中藥學):71.25 藥劑學與生物藥劑學:57.5 總平均:63.33 |